2月19日晚,高原古城西宁处处张灯结彩,充满元宵佳节的欢庆。我省各族群众沉浸在一片喜悦祥和的氛围中,扶老携幼、结伙亲友,观赏美丽的花灯,感受着节日里的幸福与祥和。图为元宵夜的西宁。摄影:祁国彪
酥油花展醉游客
2月19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大街小巷里布置的不同造型、色彩斑斓的花灯,让整个城市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西宁市湟中县塔尔寺如期开展的酥油花展,更为整个新年增添了一抹传统文化的魅力色彩。
“早就听说过塔尔寺的酥油花非常壮观,昨天我们就住进了县城,就是想亲眼目睹这一美景。”来自新疆的游客马琳一家人早早便在塔尔寺的门口排队等待,脸上写满了对酥油花的期待。
像马琳一家人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有数以万计,大家相聚于此,就是为了亲眼目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酥油花的风采。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摄影:陈曦
“今年酥油花展的主题已经确定,全部酥油花在数十位艺僧数月的精心制作下也已全部完成。故事内容以兽与物来喻人,深刻地阐明了取舍之理,同时教育大家利乐有情、戒恶从善……”塔尔寺寺管会副主任尖参公保说。
“快过来排好队,终于能进去了。”“你看这建筑,真独特!”……晚7时,酥油花展正式向游人们开放,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纷纷排队进入,在前往展厅的路上,塔尔寺恢弘的建筑也赚足了游客们的目光。
行至上花院,艺僧们早已将展厅布置完毕,做工精美的酥油花陈列于此,等待着游客们的观赏。
“我们来这里照张相,太漂亮了。”“你看这些酥油花,做工复杂,造型这么逼真,真是不容易。”……大批等待已久的游客进入展厅后,在惊叹之余纷纷拿出相机或者手机拍照留念、合影,用不同的方式将酥油花的风采保存下来,或者分享给远方的亲朋好友。
“观赏后,今年的感觉还是震撼,已经连续八年了,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参观酥油花,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力。今年特意邀请了西安老家的亲戚一起来观赏,大家都觉得这不愧是青海的文化瑰宝,震撼人心的同时也为这些制作的艺人点赞,希望这门宝贵的记忆可以长久保存,走向世界。”市民史建青说。
火树银花不夜天
2月19日,古城西宁的夜被璀璨花灯点亮,今夜的西宁火树银花、楼宇流光,灯海、花林……伴随着灯光的点亮这座城市开始沸腾起来。
晚上8时,新宁广场上“福猪迎春”灯组五彩缤纷,远远望去灯组底座采用锣鼓的造型,上面托着欢快、憨厚的生肖小猪,并用牡丹花、祥云等装饰,主体周围加入了红红火火的中国结元素,广场周边以满天星为造型的亮化树木绚烂明亮,此时,观灯的人群已是接踵而至。
各色的音乐花灯、各种造型的闪光发卡,在观灯的人群中最高兴的要数小朋友们了。“静静快来,这里太漂亮了,妈妈在这里给你拍个视频。”5岁的静静和父母也在这观灯的人群之中,活泼的笑容、可爱的姿势,一家三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都会带她来看花灯,这已经成为元宵节我们家固定的节目之一了,”徐静的妈妈笑着说,“在新宁广场看完花灯,我们就会去五岔路口看龙门,正月十五过龙门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幸幸福福。”
五岔路口的龙门下,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聚集于此,拍照、观灯,热闹非凡。“听说这里的龙门很漂亮,还有前面中心广场的花灯特别壮观,今天特意和朋友来看。”来自四川的许江波说,“在我们家乡,每到正月十五特别热闹,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今年在这里过元宵节,没想到又有另外一番景象,这里的龙门很气派、广场上的观灯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花灯,又名“灯彩”,是伴随着民间风俗、民间艺术的发展而流行的,此时的中心广场上人流越来越密集,一盏盏灯组形态逼真、惟妙惟肖,被五彩灯光装点的树枝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最真实的写照,周边楼宇的灯光与广场上的灯景交相辉映,和市民们一起感受着春节的欢乐气氛。
建国南路的《龙跃新春》龙门、中心广场的《百鸟朝凤》《春暖花开》灯组、北川河西路的“诗书画卷,生态北区”灯箱……今夜的西宁城灯光璀璨。
万家欢乐闹元宵
“咚咚嚓、咚咚嚓,咚嚓咚嚓……”秧歌扭起来,祥龙飞起来,狮子舞起来,震天的锣鼓敲起来。
2月19日上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各地区的六支社火队伍浩浩荡荡地从柴达木东路气象局门口出发,途经柴达木东路、滨河西路、格尔木东路最后来到海西州体育中心,拉开了海西各族人民“闹元宵”的序幕。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体育场内的看台上挤满了观众,随着社火队伍的进场,体育场内传来阵阵掌声、喝彩声,扭秧歌、踩高跷、舞长龙……传统节目赢得了台上观众阵阵掌声,跳锅庄、民族舞、钱棍舞……创新类节目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乌兰县文化馆馆长罗玉兰说:“我们这次参演人员约1200个,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4岁,全部是自愿义务出演。春节前就开始统一筹备,精心策划,给海西各族群众送上我们最美的祝福。”
“我特别喜欢看舞狮,特别是小狮子,真的很可爱。”看台上的观众王莹说。
正月十五吃汤圆、赏花灯,当然也少不了猜灯谜,社火汇演结束后,紧接着就是猜灯谜活动,体育场外的德令哈市奥运广场上,主题为“凝心聚力加油干、扬帆起航柴达木”职工猜谜语闹元宵活动已经开始。
五彩斑斓的灯谜纸让今年的元宵节更有“味道”, 2000条灯谜有猜成语的、花名的、动物名的……不少路过的市民也在灯谜前兴致盎然,有的是一家三口齐上阵,有的念念有词,有的热烈讨论……很快很多灯谜都被“一抢而空”,领奖台排起了“长龙”等待兑换小礼品。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项目,以前都是一家人在家随便玩一下,没想到今年可以在广场上和上千人一起猜灯谜,猜对了还有小礼品,真的非常有节日的氛围。”市民王海军说。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广场上、马路边、小区内……点点花灯照亮了这座高原小城,市民们也开始成群结队走上街头赏灯拍照。
德令哈市中心花苑广场上的花灯“吉祥祝福”,是最受欢迎的花灯之一,花灯是一只昂首翘腚,手抱福袋,背着灯笼,模样憨态可掬的金色小猪,红红火火的中国结围绕在金色的小猪周围,为人们送上新春最美好的祝福,小猪身边,围满了拍照的市民。
元宵节的焰火照亮乐都夜空。摄影:赵睿
最长鼓队迎新春
2月19日,海东市乐都区的元宵节活动,在社火演出的基础上,较往年多了个新看点,朝阳山片区的广场上摆起了“最长的鼓队列”,2020面各色鼓种串联成485.75米长的队列,成功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青海年·醉海东”活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世界最长鼓队列以不间断队列的鼓数量衡量,整个挑战过程中所使用的鼓允许多样,且均可在市场上买到。“虽说都是常见的鼓种,将这么多鼓连在一起,看起来还挺震撼的”,市民王超英特地带着孙子们来看鼓队列,4岁的孩子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种类的鼓,瞪大了眼睛,他兴奋地询问着各种鼓的名字,突然开心地大叫,“奶奶,你看那有我家的拨浪鼓!”
乐都南凉广场上所见,鼓队列中间有太平锣鼓、腰鼓以及羯鼓等鼓种。这一面面鼓,勾起了每个人的一段记忆,折射出鼓与节日的特殊联系,也引发了在场群众关于鼓和地方文化的求知欲。“鼓是中国文化中最早出现的乐器,中国最早的鼓应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青海乐都柳湾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土鼓’。”舞台上社火演出主持人的介绍,解开了大家的疑问,也让在场的所有人更添了一份对鼓的感情。
此刻,再看配合各种节奏鼓点的社火演出,别有一番滋味。矮跷欢快、鼓舞铿锵、舞狮激越、旱船悠长……循化的藏族螭鼓舞、民和的土族纳顿等民族社火节目,让观众们领略了河湟大地各族群众,用鼓这一载体,演绎出的丰富艺术魅力。
白天的社火演出预热了晚上的一系列活动。元宵节晚会、河湟灯阵、焰火,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一步步推向高潮。 “感觉好久没过这样热闹的元宵节了,在乐都的这一天,我们看了社火、灯火、焰火,大冷天都让人热情满满,感觉好哦!”27岁的张明磊表示,今天他享受了一整天的视听盛宴,这开心的经历让他对新一年的生活充满期待。
河湟灯阵猜灯谜
“串串黄河腿不疼,看看天灯双眼明;转转黄河圈,能活一百年;转转天灯杆,全家保平安;摸摸天灯杆,能去考状元。”正月十五,海东市乐都区的街头巷尾,灯笼高挂五彩斑斓,人们欢聚猜灯谜赢大奖闹元宵的场景,印证着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赏灯的人们品味的是传统背后的文化韵味。
穿过朝阳山下的海东大道,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们汇聚于此,踱步于河湟灯阵走廊内,一睹这每年一次的河湟灯阵的绝美,享受着揭开灯下谜底喜悦。
“这个好啊!看着大气而且有着浓浓的传统的味道,比那些霓虹灯装饰要顺眼的多啊!”今年58岁的赵成忠,是一位书画爱好者,“可能是自己的爱好吧,我对传统文化非常喜欢,春节、元宵节都是传统的佳节,过就应该过出传统的味道,要是中西结合,就等于弄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了。”
“来来来,猜灯谜喽!”不远处,二维码醒目地摆放着,前来逛灯展的游客只要用手机扫扫二维码,即可在手机端参加猜灯谜活动,“猜灯谜就可以抽取奖品,获得的代金券可在年货大集、灯光艺术节、雪雕艺术节抵用同等金额消费……”
今年十岁的王慧聪,一边拿着父亲的手机扫着二维码,一边好奇地问着灯笼和灯谜之间发生的微妙变化。
“这么多人在扫码没一个人问的,这孩子有心得很啊!”工作人员一边用带有褒奖的语气夸赞着孩子,一边解释道,“因为灯太多了,我们人少顾不过来啊!都挂在灯笼下面,人们都会去用手拽着看……!”
从答灯谜处向南十多米,便是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元素——花灯。
用现代艺术灯光再现的河湟九曲灯阵造型,圆的礼花灯、方的树地灯、多角形的棱角灯,无论是形状还是花灯上惟妙惟肖的动物和人物画像,每一盏都让人久久驻足观望。攒动的人群中,刘涛夫妇抱着3岁的女儿,欣赏着挂在头顶的花灯。
刘涛告诉记者,常年工作的忙碌时常忽略了和家人的关系,元宵节图的就是团团圆圆。“为了映衬节日的气氛,汤圆是我们一家七口人一起动手做的,一起吃汤圆一起看灯既继承了传统,又增进了与家人的关系。”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精彩纷呈的巡游表演。摄影:王湘琳 杨秀太
雪域高原吉祥年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和演员们的表演,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2月19日,玛沁县以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舞牦牛拉开了“闹元宵”的巡街表演,巡演队伍由腰鼓、老年锅庄、儿童、卫生、环卫、藏戏、艺术团体藏戏面具、服饰等9个方队和5辆彩车组成,一系列民间艺术形式齐上阵,使全县牧民群众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
上午10时,在一辆辆花车的引领下,五彩缤纷的表演队伍从县政府大门出发,经过格萨尔广场、县农行十字路口、州医院、县气象局、回到格萨尔广场。
演出队伍中的各色彩车都是由县各单位、乡镇选送的,演员们身着各色盛装,组成方队排成长龙,街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站满了观看的人群,他们一路欢笑地跟随着演出队伍。一位牧民群众满脸笑容地说:“这才有过年的气氛。”
此时,天气寒冷,但所有参加社火巡游的人都热情高涨、载歌载舞,演员们迈着欢快的步伐,以欢庆的风貌展现着雪域高原的风采。
上午11时,格萨尔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激情玛域》拉开了玛沁县“土猪献瑞·吉祥果洛”元宵节原生态文艺演出活动的序幕,一曲曲悠扬高亢的天籁之音带着现场观众走进了辽阔的高原秘境,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节目非常精彩,参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了!”一位观看表演的牧民告诉记者。
接着,牧民群众在格萨尔广场上跳起了锅庄舞,在悦耳动听的藏族乐曲伴奏下,身着绚丽藏袍的男女老少,围成三四层圆圈,翩翩起舞,引得很多路人围观。
玛沁县艺术团团长公保才让说,此次活动深入挖掘玛沁县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展示全县牧民群众在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打造高原文化旅游名片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受当地各族群众点赞。(作者:陈曦 吴雪 程宦宁 赵睿 李兴发 王湘琳)
2月18日、19日,西宁市城西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辖区残疾人朋友和志愿者共同举办以“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闹庆元宵”为主题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摄影:黄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