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片的风向该变了
王中磊坦言欧美电影应该反过来研究中国市场
本报讯(记者李俐)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是历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头戏,如何将中国电影推向全球市场一直是圈内大佬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在本届论坛上,华谊兄弟CEO王中磊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已经变成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市场之一,欧美的电影公司应该反过来研究如何与中国合作,而不是中国人去想,如何在海外市场有很好的表现。”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昨天依旧是高朋满座,索尼影业国际发行总裁史蒂芬·奥戴尔、欧洲制片人俱乐部副主席约翰尼斯·雷克森、华谊兄弟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美国导演雷尼·哈林和罗伯·明可夫,分别就合拍电影如何兼顾更大的市场及跨文化联合创作两个主题展开对话。
经史蒂芬·奥戴尔手在全球发行的影片已经超过500部,在到索尼任职之前,他也曾在环球等多家大型制作公司工作过,有着非常丰富的全球发行经验。他认为电影行业中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作公式”,每个电影关注的问题不尽相同,观众们的期待也存在很大差异。不管是社会问题还是故事内容,都要适应不同地方的特点,要让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在全球都能被接受,这样的改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已经露出了一些苗头,从各种各样的电影里都可以看到这种趋势。
欧洲制片人俱乐部副主席约翰尼斯·雷克森则提到了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王家卫导演的致辞,“任何的电影,只要是好电影就是由用心和负责任的人做的”,从剧本到拍摄,再到市场,雷克森认为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同时他还表示,任何的社会发展都可以反映在电影上,因为电影的思考就是人们的思考,拍电影其实是关于人性的,讲述人类的故事,所以雷克森相信不管如何发展,电影创作永远都是关于如何打动人们的内心,如何影响人们的想法。
王中磊说,自己其实很早就接触到了合拍电影这个概念,他认为语言的问题、内容的问题,都是中外合拍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的限制。因此他觉得动画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因为它可能会在某些层面上减少语言、人物形象、故事价值观等问题给电影创作带来的阻碍。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的情况下,王中磊认为合拍片也应该面临观念上的调整:“我现在觉得中外合拍电影,真的是到了一个时候,欧美电影应该反过来思考,如何拍出一个好好考虑中国市场的全球电影。但是距离成功、找到一个密码,还需要一段时间。”
对于“跨文化创作”如何实现的问题,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美国导演雷尼·哈林和罗伯·明可夫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雷尼·哈林一上来就批评了某些好莱坞电影人尊崇的“唯票房论”,还提到当下合拍片中通过简单地拼凑不同国家演员来吸引各国观众的做法是不完美的,他也认为在制作合拍片的时候,要讲好在文化上有价值的故事。
罗伯·明可夫对雷尼·哈林的观点表示了认可,他在现场讲述了自己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并坦言如果要制作一部中外合拍电影,就要与这些中国电影人深入地合作才行,只有这样,诞生出来的作品才具有真实性,才可以让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实现融洽的合作。
三年前曾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委的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则认为,电影技术固然重要,但它仍然只是第二层面,电影制作的第一个层面永远都是故事。合拍影片不可以生硬地对文化进行植入,而要从故事出发,要讲好一个有机而不僵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