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宁视窗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光明时评】疫情下的融媒体:打通防疫复工“微血管”

        2020-03-2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作者:李咏瑾

  在四川省仁寿县推出的“大美仁寿”融媒体APP上,一场围绕眉山天府新区2020年务工人员的“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中。另一边,山东网融媒体深入生态无人农场、农机生产企业,开展的“惊蛰春耕忙”融媒直播活动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多地基层融媒体“俯身将耳朵贴在大地的心跳上”,以上不过是这群特殊力量参与战“疫”的缩影。

  融媒体之“融”,打造出基层全视角的传播平台。疫情之初,包括四川省古蔺县在内的多地基层融媒体就全面启动媒体征用机制,大至全域内的社会网络平台、户外LED屏、多个百人以上微信群,小至全体党员微信朋友圈,“大屏”“小屏”共联动,全面构建融媒引领、全媒参与、全网转发的传播大格局。这不仅为疫情初期及时宣贯政策、安定民心、共抗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之后的信息通联、抗疫复工两手抓提供了迅捷便利的保障。

  融媒体之“融”,便利公众深度广泛参与。在新的传播技术引领下,基层群众参与表达、汇聚力量的热情高涨。仅以春耕复工为例,多地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包片联系乡镇,复工复产人群打破通讯员限制,村组干部、普通群众都可以向融媒体中心以供稿的形式反应实际情况。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源和接收点,大量基层鲜活的素材被挖掘出整理好,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大至一个地区的积压农产品如何销售、小至一张回城务工的车票如何购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大量困囿老百姓复工复产的实际问题得到了迅速有效的解决,打通了信息收集与反馈的“任督二脉”,这种正能量的示范传播效应值得关注。

  融媒体之“融”,助力产业助农新业态。浙江等地的广播电视融媒体以智慧广电赋能电子商务,突出产业助农、消费助农,通过电视购物等形式,打通了田间地头和百姓厨房之间的距离,有效化解了“农产品运不出去”和“城市购物不便”的双重难题。在淘宝直播、抖音带货等以往年轻群体较为熟悉的娱乐领域,正刮起一股浓浓的“田间潮”,全国上万间蔬菜大棚变身直播间开播卖菜,不仅帮助农人们解决了销路,更打开了售卖新思路。部分地区县长市长更是走进直播间、亲自上阵化身“网红”,为当地受疫情影响的滞销农产品卖力推广,这种情系于民、极富人情味的做法极大地增进了公众的亲近感和认同度。

  融媒体的优势,不仅在于一地一事的宣传覆盖和迅速响应,更在于多地联动、打通上下游生产关系的资源共享最大化。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全国统筹“一盘棋”的关键时刻,更具积极意义。根据相关研究机构调查显示,全国县域融媒体平台普及率很高,已形成较完整的新媒体传播矩阵,为融媒体深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打通各地融媒体,由一点至一片,让县域、省域乃至全国的融媒连成一个互联互通的整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分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性功能建设的资源浪费,充分发挥人联网、物联网和资讯网的“优势集大成化”,将为我国基层治理的探索实践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