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宁视窗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奋力书写大美青海生态底色 ——省直各单位用主题教育学习成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

        2023-07-14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西宁视窗

分享到:

  “今年,我们以开展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促干,继续努力促进绿色矿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四地’建设,保障我国资源能源安全贡献青海地质力量!”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同志说。

  同时,我省用大数据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以“数字生态”守护绿水青山。玉树藏族自治州“江源之窗”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了玉树州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的大集中,还可通过这“千里眼”对长江源头27个观测区进行大范围、全方位、全时段的网络视频观测,用大数据资源绘制了一张讲好玉树“生态故事”的全图。

  聚焦重点问题

  让美好生态成为描摹幸福民生的底色

  如今的青海,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处处绿意盎然,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美丽画卷。大家都说,家乡的环境更美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生态环境系统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谋划实施了一批生态环保重大项目,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

  “今年我们结合主题教育边学习、边调研、边检视、边整改,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群众反映、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强化督察,以最严格的标准、最有效的举措,推动问题解决、整改落实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干部赵冠群介绍。

  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程。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每天早晨,刘师傅按点开着垃圾车到各村收集垃圾,这是门源县推进县域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的核心环节。北山乡大泉村村民李宗香说:“以前我们的垃圾没处扔,现在多好啊,垃圾车全都收走了,村里越来越干净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现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行政村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房前屋后和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廖女士是西宁市城东区南酉山路附近一家店铺的老板,她在给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举报回访中说,前段时间,有人时常将生活垃圾扔在马路边,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现在道路干净了,本以为环保督察只针对大污染、大问题,没想到也关注街道环境卫生这种小事,我们强烈点赞。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卓扎滩砂石厂多年进行河道开采,造成河床水位下降,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通过整改,卓扎滩从美丽乡村建设入手,按照“拆违、清脏、治乱、立规”四项要求,以原砂石场为中心,相继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核心景区、游乐休闲区、文化体验区、精品农牧养殖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幸福乡居样板区、田园风情观光区和森林户外研学区为一体的卓扎滩原生态旅游景区,让村民享受到优美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鼓起了“钱袋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立行立改、边督边改,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全方位落实国家生态战略,切实承担好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全力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及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奋力描绘大美青海绿色生态画卷。(李雪萌 龚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