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1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在日常任务中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一类的塑料包装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是指长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颗粒。
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体积越小,意味着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更高,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也越强——这也是它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一般认为,微塑料直接来自工业,比如去角质的护肤品,或是间接来自较大塑料物件的长时间分解。不过,对于日常任务,如划破、撕开、拧开塑料包装和容器所产生的微塑料,科学界一直没有充分了解。
此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监测了当人们撕开巧克力包装袋、划破密封胶带以及打开塑料瓶盖所产生的微塑料。他们还通过化学测试和显微镜对这些过程产生的微塑料进一步确认。
团队发现,撕开或划破的动作会产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微塑料,其中包括纤维、碎片或三角片,大小从几纳米到几毫米不等。产生最多的便是碎片和纤维。研究人员估算,每300厘米的塑料在被划开或拧开时,可能会产生10纳克至30纳克(0.00001—0.00003毫克)的微塑料,具体取决于打开方式和塑料本身的条件,如硬度、厚度或密度。
研究结果表明,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等日常活动可能是少量微塑料的额外来源;但它们存在的风险、潜在的毒性,以及它们被摄入的方式还有待认识,有必要对人类暴露开展进一步研究。(记者 张梦然)
(责任编辑 :傅云鹏)
京剧演员王珮瑜:甘做年轻人迈入剧场的阶梯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中外影人共推佳
王力宏开启世界巡演 现场宣布三胎喜讯
北京电影节开幕 国产电影票房榜前三导演首
方舱"读书哥"今天回家了! 还拿到了签
法律专家谈抖音被黑:如属恶意诋毁则
92岁武汉奶奶即将出院 留下21页护士
李玉刚执导舞台剧 用现代艺术演绎传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陈红:告别这个城市
“女子图鉴”系列剧将播 编剧:没有
福建泉州:“云沙龙”引导青年创客“
国家电网:下决心退出房地产业务
统筹抓好改革稳定工作:各行业积极恢
与迪丽热巴一起,闯荡《烈火如歌》燃
马东学beatbox惹爆笑 奥运冠军何冲分
邓伦节目中推理三发三中 穿花围裙走
《以你为名的青春》校园风引回忆 连
刘德华古天乐加盟《扫毒2》 6月启动
黄子韬巡回演唱会主海报曝光 视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