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宁视窗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聚焦全省两会】建言献策:小产业撬动致富大杠杆

        2021-02-02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从幸福西宁到三江源头,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一个个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全省两会,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发展,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让牦牛乳资源从有变优

  现状: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牦牛乳产业,牦牛乳品已成为拓宽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但在牦牛乳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牌意识不强、牦牛乳产业链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牦牛乳产业的发展步伐。

  省政协委员索南昂旦建议:发展牦牛乳产业是促进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要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牦牛乳制品,完善牦牛乳制品的质量体系建设,依托现有的牦牛乳产业加工研发实力,通过整合资源,加大规划引导、资金支持、技术研发,不断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培育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牦牛乳产业集群。

  进一步加快新产品开发、延长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形成从研发、产业化到规模化发展的能力。推动建设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牦牛乳产业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打造出高品质的青海牦牛乳产品,把牦牛乳产业发展成为我省农牧民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

  青绣品牌未来可期

  现状:青绣是青藏高原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我省文化软实力的名片。青绣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为全省30万刺绣艺人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在青绣的发展中,设计理念如何推陈出新、绣品与现代生活如何逐步融合、商品走向市场后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及民间手工企业如何走出产业化道路等问题,已经成为青绣产业发展中必须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建议:从扶贫的初衷到形成产业再到品牌化发展之路,青绣蕴涵的历史、民族以及文化价值正在不断地被人们挖掘并赋予新的时代印记。在青绣人才培养中,要着力打造知识型、艺术型的从业者群体,通过院校合作、省际合作培养专门人才。引进与刺绣业相关的设计、策划等创意类人才以及管理营销等专业类人才,针对不同的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培训与人才引进方案,提高青绣人才培训与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青绣产品品质提升方面,产品设计理念既要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又要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应依托互联网与可视化技术构建青绣设计资源库,以信息技术手段为基础开展采集、记录,形成既有文字图像,又有音频视频的青绣产品资源库。同时,搭建国家级、世界级展示平台,让青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加快推进拉面经济数字化发展

  现状:拉面经济蓬勃发展,让青海拉面成为引领群众脱贫的“致富面”、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康面”,一碗面更蕴含着青海人的闯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多年发展,如何推动拉面产业数字化升级?

  民革青海省委建议:助推拉面产业数字化发展,应加强协作、多方发力,推动青海省拉面产业加快发展、提档升级。建议举办青海拉面文化节,制作青海拉面专题片,组织“青海拉面神州行”“青海拉面一带一路行”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成立专门的拉面产业管理公司,指导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注重提升产品和管理标准化,建立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研发,对青海拉面制作工艺进行挖掘、整理、提升,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创新,构建拉面全产业链智慧化管理平台。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现状:我省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以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但部分农村产业受经营体制不健全、产业链条短等因素影响,农村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需完善。

  农工党青海省委建议:从产业入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应按照产业振兴的要求,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统筹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优化乡村投资和营商环境,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以入股方式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推进农业品牌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建设。推动省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创新创业联盟,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做精做专、做大做强。

  农村产业发展要面向大市场

  现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林振勇建议:“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支撑。

  要补齐“三农”发展短板,重点扶持一批可带动“三农”发展的农村产业园,发挥园区示范引领作用,以园区产业发展惠及农民、带动农民增收。加强相关政策设计,让农民充分享受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优先满足“三农”要素配置,加大对“三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打造青海乡村振兴新旗帜。

  在发展农村产业方面,以冷链物流、农牧业特色产品加工、文旅驿站、乡村电商物流、大宗商品批发等产业为抓手,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示范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以农民增收为前提,逐步开启“背靠大牧场,面向大市场”青海乡村振兴新篇章。(作者:吴梦婷 范程程 宣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