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宁视窗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稳住经济一揽子“大礼包”来了

        2023-03-06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西宁视窗

分享到:

  今年以来,我省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全力稳住市场主体,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一季度实现了平稳开局。

  4月以来,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特别是两轮疫情冲击,全省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国务院研究出台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后,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及时出台《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全省重点项目全力推进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加快水利、交通、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用足用好专项债、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

  全力推进引黄济宁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蓄集峡水利枢纽扫尾,推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主体建设,确保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开工建设都兰县哇沿水库灌区,建成贵德县拉西瓦灌溉等工程。开工实施200余项面上民生水利项目,推进澜沧江、香日德河等河道治理。

  加快推进西宁至成都铁路、兰新客专地震灾害复旧及兰州至西宁段(青海省境内)达速提质工程项目、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开工建设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等项目。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在完成2022年1500公里任务基础上,再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有序推动重点城镇综合管沟建设,支持各地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动全省重点地区梳理一批前期工作较为扎实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全力推动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筛选、审核、发行工作,在交通、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及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投向基础上,扩充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

  探索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加快推进256项新开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力争中央及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4.5亿元,对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分别给予不高于50万元和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出资15亿元设立政府投资母基金

  省财政厅将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利好政策,加快制造业等6个行业大中型企业留抵退税进度,6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将批发零售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6月底前下达中央财政第三批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减轻市县留抵退税压力。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强化信贷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和融资担保机构代偿损失给予20%至30%补偿。出资15亿元设立政府投资母基金,力争8月底前完成注资设立工作。

  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将面向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提高至10%至20%,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工业、商贸流通企业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贴息。

  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对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特困行业纳入缓缴政策实施范围,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至2022年底。其中,特困行业的失业、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至2023年3月。拓宽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受益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甘霖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将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加大央行资金支持力度,推动贷款实际利率稳中有降,加强困难行业、企业和群体的金融支持。

  更加注重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对我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持续投向绿色行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创新及乡村振兴等领域。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主动营销,积极对接我省水利、交通、物流及粮食、能源保障等基础民生和经济建设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审贷效率,加大加快信贷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