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建设,需要法治保障;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卫。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法治保障至关重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项工作,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有力促进了全省的改革发展、社会的和谐有序、司法的公平正义,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根基越来越牢固。
科学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良法推动善治,才能为长治久安厚植基础。
从源头夯实立法基础,完善地方立法机制,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强化立法监督……我省准确把握立法规律和立法工作内在要求,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突出重点、立足省情与体现特色、立法质量与立法数量的关系,紧跟国家立法进程,围绕“五四战略”和“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民族团结等重点领域立法,坚持以良法保证党中央大政方针的部署举措在青海依法落实到位,制定了一批体现青海特色、行之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立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需要,制定出台《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保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本着保护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出台《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规范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活动,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
……
这一项项法规、条例、制度的出台,无不饱含着人民群众的翘首期盼与广泛参与。
据统计,2016年以来,我省共制定出台省级地方性法规18部,修改82部。制定省政府规章7部,修改省政府规章58件,废止25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严格执法,社会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青海的进程中,我省不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提高政府效能,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社会诟病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证明进行全面清理。通过对省级层面13批次的集中清理,累计取消和调整919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彻底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保留行政审批总数260项,是省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
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水利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着力构建权责明晰、管理优化、执法规范管理体制。剥离市(州)县两级住建、农业、文化等行业原由事业单位承担的执法职能,实现了执法职能的相对集中。
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出台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3个配套办法,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和随意性执法等问题。
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围绕社会稳定、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工作,西宁市于2020年8月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
亮眼成绩单背后,凝聚的是我省长期以来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心和毅力。而随着一项项具体举措的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边界日益清晰、权力配置更趋合理、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经济环境迸发出强劲活力,法治建设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让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公正司法,公平正义暖人心促和谐
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体现在每一个司法个案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政法机关以严格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为老百姓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人权司法保障,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统筹推进“四大检察”,着力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决胜全面小康。
持续深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通移动微法院,打造24小时司法服务平台,建立在线调解平台,实现网上调解、视频调解,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结合、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着重打造覆盖全时空、以12348青海法网为中枢的覆盖全时空的网站集群,服务终端不断延伸拓展。
持续强化法治服务和保障能力建设。法院系统建立统一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应当公开案件公开率达100%,落实立案登记制度改革,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8.6%。公安机关推进“阳光警务”平台建设,“晾晒”执法行为。
……
随着全面依法治省、法治青海建设的深入实施,法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公平正义得以彰显和保障,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全民守法,尊法学法守法蔚然成风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推进全民守法。
我省紧扣“三大攻坚战”、基层依法治理、扫黑除恶等重大任务,持续加大守法普法工作力度,引领全民守法普法,推动法治宣传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全省七五普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强化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学习考试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实施《青海省实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办法》,开展“12·4”宪法日网络学法用法活动,对全社会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起到了积极引领和推动作用。
持续开展宪法法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进宗教活动场所和进监管场所的“法律九进”活动,提升了普法宣传针对性时效性。目前,全省1346名律师、法律工作者担任4605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扎实推进“谁普法谁执法”“谁服务谁执法”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和履职报告制度,促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加大智慧普法建设力度,整合全省各类普法新媒体资源,组成以“青海普法”新媒为中心的普法矩阵和普法联盟,建成全省普法大数据平台,掌上普法影响力、渗透力持续增强。
稳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橱窗等四大亮点设施。目前,全省已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展馆、街(社区)222个、村居法治宣传栏2599个。
……
随着一项项普法举措的落地实施,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一个人人参与法治建设、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新时代,新征程。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我省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汇聚法治力量、提高法治水平,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者:于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