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近年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让职称真正回归人才评价的本质。以能力业绩论英雄,注重职业操守,突出创新实绩,让干得好的评得上。
抓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各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出台《青海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高校、卫生、工程、农业、自然科学研究等23个职称改革实施方案和32个评价标准,为各领域、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畅通渠道、搭建平台。
抓改革创新,职称评审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将“破四唯”和“立新标”贯穿于人才评价全过程,创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不唯学历拼能力、不数年头论业绩、论文不是硬杠杠、奖项成为加分项的评价机制,为人才“松绑减负”,在全社会树立了“凭实绩论英雄”的评价导向。
抓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改革配套文件。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将所有系列职称等级设置到正高级,增设党校人力资源培训、快递工程2个特色专业,建立55项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互认机制。搭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立交桥,建立职称申报“直通车”制度,对创新突破、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的人才,根据学术技术贡献直接认定相应职称,不断增强人才成就感、获得感。
抓短板弱项,推行基层人才职称评聘“地方粮票”。聚焦基层人才发展难题,在基层卫生、教育、农林牧水草等领域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聘机制,单独制定评价标准,专门制定“两拓展、一保障”和“三长、一突出”支持倾斜政策,2255人取得基层“双定向”职称、在基层兑现了待遇,让会干、能干、苦干、实干成为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的度量尺。
抓简政放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主导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39个职称评委会中高级职称评审权,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及人才密集企业开展自主评审,全面推行“双公示”“双随机”“四强化”“六公开”和诚信承诺与失信惩戒制度,建成“青海省职称评审系统”,全省各级各类职称评审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和“一网通办”。
抓管理服务,打造良好选才用才环境。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制约,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非公经济组织、民办机构等人才在青申报职称,完善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标准,出台畅通选才渠道、健全评价机构、简化工作流程等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服务“7条措施”,有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近两年,有8000余名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取得相应职称,有效激发了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莫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