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宁视窗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青海样板” ——全省民族工作综述(2)

        2022-02-14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西宁视窗

分享到:

  坚持把思想教育引领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读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典故事集》,出版《青海民族发展报告》蓝皮书、《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读本》,针对党员干部、农牧民、务工人员、学生、宗教界等不同群体开展“滴灌”教育。

  实施创建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省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实行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建立省州县乡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的领导体制;将创建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查、政绩考核,构建起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齐抓共建的大创建格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首创民族团结专项考核机制,设立创建奖,表彰先进典型;在全国率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出台专门办法,树立起创建永远在路上的正确导向;在全国首创资金奖励机制,对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和教育基地进行专项奖补,通过一系列创新性制度举措,推动示范省创建常做常新,纵深推进。

  全省累计命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家庭68.87万户、社区426个、乡村4122个、学校1066所、机关2564个、企业902个、寺院1940座、军营157个,建成50个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创建工作覆盖到各行各业,延伸到基层群众,构建了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形成了人人讲团结、处处抓团结的良好氛围。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议上,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曾经“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务工难、娶妻难”的脑山村落,如今已经变了大模样,搬迁到山底下的班彦村民住上了土族风格的新房,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有了致富的产业,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省委省政府始终以“小”财政办“大”民生,将全省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各民族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各族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四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度融合,打造经济新业态。一大批农牧民吃上了生态和特色旅游饭,年旅游人次突破5000万人、收入达到560亿元,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出台推动“拉面产业”发展、促进“青绣”产业升级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拉面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80亿元,连续举办3届全省青绣大赛,30万农牧区妇女参与巧手脱贫,“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成为彰显民族团结进步价值和时代主旋律的青海特色产业。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问题,不断加大对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千方百计扩大民族地区群众就业,下大力气办好民族地区教育,通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系列项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重点解决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全国率先组建市县乡村紧密型四级医联体,从根本上解决“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问题,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持续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城乡低保实现全面覆盖,敬老院服务功能得到不断拓展,落实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经济发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青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十二个必须”,准确把握“四个关系”,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各族群众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推进新时代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张晓英)